全球OLED 市场规模渐增,中国市场占比逐步增大。数据显示,2022 年全球 OLED 面板市场规模达到 433 亿美元,预计到 2027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577 亿美元,CAGR 为 5.9%。OLED 产业链日趋成熟,柔性面板价格逐渐下降。据 TrendForce 预测,OLED 下游占比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中 2023 年渗透率将达 50.8%,2026 年则会超过 60%。折叠屏、智能电视、智能手表等新市场持续打开行业天花板。
周期成长双轮驱动、LCD 集中度提升,OLED 赋能行业成长
显示面板行业具有周期和成长双重属性。显示面板广泛应用于TV、IT、手机、商用、安防、车载显示屏等场景,目前最主流显示屏主要为 LCD(液晶显示)和 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主流技术包含 TFT-L C D 和 AMOLED 显示技术。LCD 面板作为传统显示技术,受到下游厂商库存周期影响,需求和价格呈现高周期性。OLED 作为第三代显示技术,已成为手机品牌旗舰机和中高端机标配,在 TV 端出货占比亦持续提升,有望进一步渗透各个下游。
供给端:LCD 产能供给增速放缓,OLED 稼动率提升、产能释放
LCD 显示仍为市场主流,大尺寸面板产能增速高于中小尺寸产能增速。TFT-L CD 显示面板由于工作电压低、功耗小、分辨率高、抗干扰性好、技术成熟、应用范围广等一系列优点,仍为目前全球最主流的显示面板,产能供给充沛。根据各面板厂商各产线排产计划,2021年全球 LCD面板产能供给约为 288.4万平方米,同比提升12.1%,产能供给面积占比约 94%。
需求端:LCD 面板主要下游需求为TV、IT和手机
TV 出货面积大,手机和 IT 附加值更高。出货面积方面,TV 为 LCD 面板出货占比最大的下游应用:根据 IHS 的数据,2020 年,TV(包含 LCD 和 OLED)占出货面积的 74%。销售额方面,由于单位面积价格高,手机为面板销售额占比最大的下游应用:根据群智咨询的数据,2021年手机面板约占面板销售额的 38%。OLED面板主要下游需求为手机和TV。根据 DSCC 的数据,OLED手机面板出货面积占 OLED 面板出货面积的五成以上,由于手机面板单位面积小,因此预计其出货量占 OLED 面板整体较大份额。
价格端:LCD 面板价格呈周期性,本轮价格下行周期已经见底
受库存周期影响,面板价格呈现一定周期性,其中TV 面板受周期影响最大;手机面板由于受手机需求影响更多,价格周期性更弱。2020年Q2开始,面板价格进入最近一轮价格上行周期,2021年 Q2-Q3 触顶后迅速下落。2022年6月开始,大陆面板厂商开始主动大幅下调稼动率,截至目前,供给端的控产见效明显,供需缓和,TV 面板价格止跌。截至2022年11月,32寸TV面板已经持续2个月回弹。大陆厂商主动干预稼动率的决心较大,供应链情况在中短期内(3-5个月内)预计将维持乐观,TV 面板价格预计短期内不会进一步下调。
竞争格局:LCD 行业集中度提升;陆、韩均加速布局 OLED赛道
陆厂LCD 面板成本优势明显,主导 LCD 产能。由于中国 LCD 面板厂商的成本优势,中国厂商以及逐渐主导 LCD 面板行业。随着三星 LCD 产线的退出,未来 LCD 面板竞争格局将会进一步改善,LCD 显示厂商集中度提升。目前陆厂在大、中、小尺寸 LCD 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市场份额约为 60%。
韩厂较早布局OLED,SDC/LGD分别在手机/TV OLED 面板各占鳌头,京东方和 TCL华星加速追赶;随产线成熟,中国 OLED 产线稼动率和良率预计亦持续爬升。韩厂对第三代显示技术投入较早,2021 年,按 OLED 面板出货面积来看,韩厂市场份额接近 70%。其中 SDC 由于布局早、产能大,目前在 OLED 领域处于领先地位,2021年,其智能手机 OLED面板在全球市占率为 72%,营收占比超九成。LGD 入局 OLE D 虽晚于 SDC,但其在 OLEDTV 出货量和营收均独占鳌头。
今天带来这么一只面板龙头,让我们来看看该公司的投资逻辑:
1、公司成立于1993 年 4 月,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显示技术、产品与服务提供商。
2、公司OLED 业务平稳增长,多条产线稳步扩产规模化生产构筑护城河,OLED 业务远景光明。
3、未来随着业务布局持续取得新突破,有望为公司业绩增长注入新动能。
(来源:东吴证券、西南证券)
粉丝特惠:好股票APP五个热门产品任选一款,体验五天!欢迎下载注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