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医药生物企业研发投入稳步增长。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医药研发造成较大冲击,研发投入增速降至1%;2011年开始增速逐步企稳回升,2020年全球医药研发投入同比增速接近2%。从绝对值来看,全球医药行业研发投入从2010年的1090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207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6%,预计2022-2024年全球医药研发仍将以2-4%的速度稳步增长。
我国医药生物企业处于快速成长期,研发开支维持高增
我国A股医药生物企业研发投入保持高增,2019年研发投入额达530亿元,2021研发投入额达1024.9亿元,2022年研发投入达1262.3亿元,同比增长超20%,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高速增长的研发投入为CXO行业的持续高景气度奠定基础。
国内新冠相关小分子CDMO订单不断,短期业绩基本兑现
新冠口服小分子药物赛道短期景气度高,已为国内小分子CDMO企业带来巨大增量。从订单数量看,目前Paxlovid新冠商业化订单受益最充分的是小分子CDMO龙头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股份。2021年11月17日-2022年2月20日,凯莱英先后发布三次公告,累计签订三项小分子大订单总额高达93.6亿元;2021年11月30日和2022年2月11日,博腾股份公告两次,累计收到国外大客户CDMO订单合计9亿美元(约57亿元),大体量在手订单为小分子CDMO企业2022年业绩高增提供保障,短期业绩基本兑现;随着新冠商业化订单的一次性业绩高速增长对估值扰动持续消化,市场对2023年相关企业表观增速放缓预期已充分反映,内生业务增速将重塑CXO估值体系。
短期股价受贸易冲突、市场情绪等回调明显
CXO板块短期股价回调明显,主要由疫情反复下市场风险偏好回落、加息周期下医药行业一级市场投融资情绪不稳、地缘政治因素引发市场对供应链担忧、新冠大订单持续兑现后新签订单增速确定性待验证、产能利用率不及预期担忧等因素所致。短期来看,CXO公司在手订单充足,短期业绩持续释放确定性高;未来展望:CXO行业精细化分工或将持续深化,国内CXO估值修复仍有空间。海外产能转移是行业发展核心驱动力,随着头部CXO持续拓展海外业务,二三线CXO企业或将凭借成本与区域优势快速发展,CXO行业精细化分工或将持续深化;仍处于产能爬坡期,产能过剩担忧为时尚早;新兴业务处于早期阶段,能力建设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目前欧美地区大分子、CGT CDMO已有一定生产规模,头部企业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国内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多数处于起步阶段,看好细分赛道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
多肽CDMO 市场空间约 20-30 亿美元,专业 CDMO 服务商较少
市场容量:2021年多肽药品全球销售额 500+亿美元,多肽 CDMO 市场空间约20-30 亿美元。根据肽研社统计,2021 年全球多肽药物(包含胰岛素)TOP32 销售额为 505.3 亿美元,格拉替雷、利拉鲁肽等多个重磅多肽药物的专利保护期陆续到期,推动全球多肽仿制药增长。根据圣诺生物招股书,“根据 Lonza 公司的研究资料,推测多肽原料药制造业规模大概占多肽药物市场规模的 10%左右,其中药企自身生产与外包生产比例大约为 1:1,因此估计多肽药物 CDMO 业务约占多肽药物市场规模的 5%左右”。
市场结构:多肽专利药商业化CDMO 占比约 1/3。从多肽药物 CDMO 中各细分业务市场规模占比情况看,临床前研究阶段 CDMO 占比 14%,临床试验阶段 CDMO 占比 28%,专利药 CDMO 占比 36%,仿制药 CDMO 占比 22%。
竞争格局:提供多肽CDMO 服务的公司相对较少,主要包括Bachem、Polypeptide等多肽 CDMO 企业和 Lonza 等综合 CDMO 公司,机构认为这可能源于(1)多肽药物合成的专用设备投资相对较高;(2) 相对于一般小分子化合物生产,多肽药物生产质控更复杂(杂质多且难控制)、合成路线更多、反应步骤更长。
今天带来这么一只CDMO龙头,让我们来看看该公司的投资逻辑:
1、公司CDMO 业务收入以小分子化药为主,收入占比达到 84%。
2、公司通过股权激励深度绑定核心员工利益,有望为公司长远发展务实基础。
3、截至2022 年底,公司在研项目共 24 项,其中原料药 14 项、制剂 10项。
(来源:西南证券、浙商证券)
粉丝特惠:好股票APP五个热门产品任选一款,体验五天!欢迎下载注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