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玻璃属于特种玻璃,是光伏电池的盖板,光伏玻璃约占光伏组件总成本的约6%。受欧洲消息面影响,近期光伏板块走低。光伏玻璃长期市场需求广阔,成长+周期属性特征明显。光储行业的长、中、短期逻辑仍然坚实,仍有望成为未来几年强劲的产业主线,短期调整后的估值性价比凸显。目前光伏玻璃价格处于低位,预计随着硅料供应的显著增加,上游成本降低将会拉动后端装机需求。国内光伏玻璃龙头企业,规模优势,生产制造经验优势和成本优势显著。
光伏玻璃长期市场需求广阔,成长+周期属性特征明显
光伏玻璃具备良好的封装性能,市场渗透率将持续提高。玻璃作为无机材料相对于高分子背板具备生命周期更长、耐候性、耐磨性、耐腐蚀性、阻隔性、环境友好性等优势,实现对传统高分子背板的替代。2021年底,光伏镀膜玻璃市场渗透率为97.1%,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保持在较高水平。随着光伏组件轻量化、双玻组件以及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盖板玻璃向薄片化发展,厚度为2.5mm及以下前盖板玻璃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光伏玻璃不存在大的技术迭代,行业领先者能够积累丰富生产经验做到降本增效
光伏玻璃产品特点为低铁、高透光、采用压延成形的工艺,相对于传统的浮法玻璃有更多的性能指标要求。在光伏玻璃生产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成型缺陷问题主要包含厚度偏差、划伤、微裂纹、表面挫伤、夹杂物、辊印、花纹变形、結子皮与蛤蟆皮、水印、气泡疤、黑点以及白斑等。
生产企业除了对进场物料按品位实施等级管理外,还要对窑炉设计、融化和澄清工艺、成型工艺不断优化,从而提升产品质量和成品率、降低能耗和物料消耗。光伏玻璃生产企业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优化生产参数,提高生产率,做到降本增效,拉开与后来者差异。从国内的两家头部企业-福莱特和信义光能新增产能来看,均为千吨线或1200吨日熔量线,且加工能力提升至一窑四线或者五线。得益于对上游资源控制、长期生产过程中对生产工艺的不断优化以及规模效应的发挥,头部企业生产成本和盈利水平均显著高于行业第二三梯队企业,成本优势较为明显。
需求:国内外装机需求拉动光伏玻璃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1、能源结构转型和保障能源安全背景下,国内外光伏装机需求旺盛大型地面电站迎来发展契机。“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清洁能源转型以及拉动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国内一、二、三期风光大基地建设将推动集中式电站规模增长。2022年4月,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发布的《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提出到2030年规划建设风光基地总装机约4.55亿千瓦。其中,“十四五”时期规划的风光基地总装机为200GW,“十五五”时期规划的风光基地总装机为255GW。风光大基地建设成为国家推动“双碳”战略落地的重要举措。2023年,硅料供应逐季宽裕将推动产业链价格下行,进而提升项目开发内部收益率,从而加速地面电站落地。
户用、工商业光伏装机的渗透率提升推进我国分布式光伏快速发展
工商业和户用光伏能够充分利用屋顶资源,减少土地占用,节约投资成本,具备更高的盈利能力。2022年6月,《“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全面推进分布式光伏开发,“十四五”期间,新建工业园区、新增大型公共建筑分布式光伏安装率达到50%以上。2022年11月,《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现阶段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的可再生能源,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不纳入能耗消费总量增加高耗能企业投资热度。2022年,我国分布式光伏装机51.1GW,同比增长75%,占比提升至58.46%。2023年,在经济复苏和组件价格下行的预期下,分布式光伏装机仍有望保持较高增长。
海外市场光伏装机扰动因素增加,清洁能源转型背景下需求稳健
美国本土太阳能光伏组件产业链不具备竞争力,产能规模较小,而电力供应紧张局面要求必须依赖进口。2023年,随着东南亚关税豁免、ITC税收抵免到期延长以及对中国光伏产品溯源正常化,美国市场有望重启需求。欧洲市场,RePowerEU行动方案将欧盟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提升至45%,计划2025年光伏装机达320GW、2030年600GW。该方案拟通过强制安装屋顶太阳能系统、对小型分布式光伏给予补贴、电价支持等以及加快审批流程保障目标实现。而印度政府目标到2030年,印度非化石能源产能将达到500GW,经济的碳强度降低到45%。尽管海外市场存在制造业回流风险,但考虑到各国家的清洁能源转型目标,海外市场光伏装机存较大市场空间。
2、大尺寸、高功率光伏组件需求增长拉动宽幅玻璃市场需求
大尺寸的光伏组件产品能够摊薄光伏产品非硅成本及BOS成本,提高光伏发电的经济性,得到下游开发商的普遍认可。根据CPIA的统计,2021、2022年我国182mm和210mm尺寸硅片合计占比分别达45%和82.8%,呈现大幅提升趋势。从另外一方面来看,2022年上半年,主要央企电站招标的540瓦以上光伏产品占比94.81%,高功率产品成为主流。因此,大尺寸光伏组件产品的占比提升,将增加宽幅玻璃市场需求。
3、预计2023年我国光伏玻璃需求量2600万吨-3100万吨
按照2023年全球300-360GW新增光伏发电装机量、1.2倍容配比、55%的双玻渗透率、60%的2.0mm光伏玻璃占比,对应的原片需求量在2600万吨-3100万吨。考虑到产业链的库存等因素,预计理论供需平衡的产量在2980万吨-3580万吨,对应的年化日熔量8.17万吨-9.61万吨/年。
供给:光伏玻璃产能快速扩张,供给宽裕将阶段性存在
光伏玻璃产能扩张迅速,阶段性存过剩风险。根据工信部数据,2022年,我国光伏玻璃在产企业40家,共计128窑442条生产线,产能8.4万吨/日。2022年,全年光伏压延玻璃累计产量1606.2万吨,同比增加53.6%。国内光伏玻璃供应较为充裕。
盈利能力:行业低谷阶段存改善预期,头部企业有望穿越周期
光伏玻璃供需错配带来产品价格的周期波动。光伏玻璃的产品差异度较小,具有大宗商品属性,其产品价格易受供需差异影响。从光伏玻璃历史价格复盘来看,本轮光伏玻璃从2020年至2023年形成完整的上行和下行周期。
光伏玻璃原材料价格处于近年的高位,2023年存下行空间
光伏玻璃主要成本由直接材料(40%)和燃料动力(40%)构成。直接材料主要包括纯碱和超白石英砂,燃料动力主要包括重油、天然气和电。纯碱占原材料成本的50%,低铁超白石英砂占原材料成本的25%。
成本是光伏玻璃竞争的核心要素,领先企业有望享受行业扩张红利。光伏玻璃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成本控制力。龙头光伏玻璃厂商在超白石英砂资源储备、大窑炉生产工艺积累、生产自动化、资金实力、融资渠道以及长单销售等方面具备优势,能够拉开与中小规模厂商的成本差距。头部光伏玻璃厂商均制定大规模的扩张计划,能够在行业低谷时扩大市场份额,在行业景气度提升时具备更大的盈利弹性。
今天带来这么一只国内光伏玻璃龙头企业,让我们来看看该公司的投资亮点:
1、国内光伏玻璃龙头企业,规模优势,生产制造经验优势和成本优势显著。
2、目前光伏玻璃价格处于低位,预计随着硅料供应的显著增加,上游成本降低将会拉动后端装机需求。
3、公司中长期持续扩大光伏玻璃先进产能,优化大尺寸和薄片玻璃产品结构,成长预期良好。
粉丝特惠:好股票APP五个热门产品任选一款,体验五天!欢迎下载注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