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力投资规模大,新能源发电占比大幅提升。随着国内电力系统更新迭代,“十四五”期间我国电力建设投资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国内储能需求增高,抽水蓄能迎来发展期。相较其他国家,中国抽水蓄能装机规模位于全球首位,市场空间广阔,国内抽水蓄能市场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公司为全球清洁能源建设龙头,以能源电力、水资源与环境、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业务为三大主业。公司是抽水储能建设领域的绝对主力,参与了国内90%以上抽蓄电站的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在政策的驱动下,公司有望受益于行业发展,订单持续高增。
国内电力投资规模大,新能源发电占比大幅提升
全社会用电需求提升,新能源发电占比提升。2016-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由5.9万亿kWh增加至8.6万亿kWh,CAGR为6.5%,2022年同比增速为3.9%;2016-2022年,全社会发电量由6.0万亿kWh增长至8.4万亿kWh,CAGR为5.6%,2022年同比增速为2.2%。总体上,我国电力需求和供应均保持同步增长的态势。结合中国政府网和《“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数据分析,预计到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将增长至9.5万亿kWh,发电量将增长至9.4万亿kWh,新能源发电量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分别增至1.0/3.3万亿kWh。与2022年相比,新能源发电量占比从10.6%增至11.1%,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从26.7%增至35%。
我国电力建设投资有望持续增长
“十三五”期间我国电力工程建设投资额由8839亿元增长至9943亿元,期间CAGR为+3.0%。进入“十四五”阶段后依旧保持较高增速,2022年投资额已增至12220亿元。其中电源工程投资增速较快,2016-2022年由3408亿元增长至7208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13.3%,占比由38.6%上升至59.0%;电网投资额整体较为稳定,近年投资额均保持在5000亿元水平。在2022年电源工程投资中,水电、火电、核电、风电、光伏发电分别占比12%/13%/9%/27%/39%,新能源投资占比66%。根据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规划,预计“十四五”期间两家公司电网计划投资额约3万亿元,高于“十三五”和“十二五”期间国内的2.57万亿元和2万亿元投资额。随着国内电力系统更新迭代,“十四五”期间我国电力建设投资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发电装机总量持续看涨,风光能源抢占空间
随着国内电力工程投资持续上涨,我国发电装机容量不断扩充,2016-2022年由16.5亿KW增加至25.6亿KW,CAGR为+7.6%,自2017年每年新增容量均在1万KW以上。其中新能源发电增速明显,2017-2022年风光发电装机容量由2.9亿KW增长至7.6亿KW,CAGR为+20.9%。2022年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高达3.9亿KW,近五年CAGR高达+23.9%,连续八年居全球首位。随着国家不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2022年国内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已升至29.6%,较2017年上升13.1%,未来占比有望继续提升。
双碳政策充分赋能,风光发电迎来春天
我国秉承低碳环保理念,对碳减排提出一系列可实施目标。当前全球碳排放量中,电力行业占比超过40%,位居各行业首位,国家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明确提出,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2021年国务院印发《2030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要求到2030年国内单位GDP碳排量较2005年下降65%以上,风光发电装机容量达12亿KW以上。按此测算,2022-2030年风光装机的复合增速6%。《意见》和《方案》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到2060年占比提升到80%以上,建成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安全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体系。
国内储能需求增高,抽水蓄能迎来发展期
中长期规划落地,抽水蓄能前景广阔。我国抽水蓄能发展迅速,装机规模领先海外。截至2021年,国内抽水蓄能装机容量为3640万KW,YOY+15.5%,2015-2021期间CAGR为+8.1%,总装机规模增长迅速。相较其他国家,中国抽水蓄能装机规模位于全球首位,市场空间广阔。
国内抽水蓄能市场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抽水蓄能已经成为我国储能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0年,抽水蓄能占国内储能行业89.3%,远高于其他储能方式。但在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装机规模仅占1.5%,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
多项推进政策密集发布,抽水蓄能迎来发展期
“十四五”以来,国家政府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抽水蓄能行业的发展。国务院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2021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在《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提出要完善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机制,更好发挥相关设施调节作用;同时也在《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表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的目标,加大力度推动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加快发展。
抽水蓄能中长期规划落地,发展路径变清晰
在2021年9月,国家出台《抽水蓄能中长期规划(2021-2035)》中,明确了抽水蓄能的发展方向、计划及任务目标。《规划》提出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6200万KW以上;到2030年,投产总规模1.2亿KW左右,省级电网基本具备5%以上的尖峰负荷响应能力。
在国家大力推动下,多个省份相继出台了促进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等相关政策,并明确“十四五”期间抽水蓄能的具体目标。其中山西省“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总装机910万KW,8个抽水蓄能电站;浙江省到“十四五”末,抽水蓄能累计装机798万KW;福建省规划到2025年,全省抽水蓄能装机规模500万KW,占总装机规模的5.9%;安徽省规划到2025年,全省累计建成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468万KW。
水利投资增长可期,借力优势有望扩张
政策利好频发,投资创历史新高。水利建设加速落地,投资创历史新高。2022年我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0893亿元,较2021年增长44%,投资完成额创历史新高,且连续四年投资完成额均高于7000亿元。在推进项目开工方面,2022年全年开工47项,投资规模4577亿元,总投资超100亿元的有13个项目。水利建设是我国“两新一重”建设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指出,未来将以流域为单元,加快完善工程布局并补齐防御短板,加快建设国家水网,完善水资源调配格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开工一批已纳入规划、条件成熟的项目,包括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等重大引调水、骨干防洪减灾、灌区建设和改造等工程,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水利标准领域的对接合作,提升我国水利技术
标准国际影响力。公司是水利建设领域的领军企业,具有丰富的工程设计能力和施工经验,在政策的驱动下,有望受益于行业的高速增长,订单增速有望提升。
今天带来全球清洁能源建设龙头,让我们来看看该公司的投资亮点:
1、公司为全球清洁能源建设龙头,以能源电力、水资源与环境、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业务为三大主业。
2、新能源建设提速,业务增长注入动力。未来公司将继续以新能源和抽水蓄能为核心主业,积极构建清洁能源业务布局。
3、公司是抽水储能建设领域的绝对主力,参与了国内90%以上抽蓄电站的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在政策的驱动下,公司有望受益于行业发展,订单持续高增。
(来源:中邮证券、东莞证券)
粉丝特惠:好股票APP五个热门产品任选一款,体验五天!欢迎下载注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