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猪肉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叠加春节后猪肉消费进入传统淡季,猪肉市场延续了季节性下行的历史规律。但是,随着疫情平稳后消费逐渐恢复,旅游、餐饮等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此外,冻猪肉收储等政策进一步支撑猪价,预计后期猪价有望回暖。在A股市场中,部分涉及猪肉概念的上市公司,业绩已经出现改善迹象。俗话说,猪粮安天下,稳定生猪生产对于稳定就业、社会消费和产业振兴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第一大猪肉生产消费国,市场规模巨大
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同,猪肉占据了国人肉类消费的大头,2021年中国猪肉消费占肉类比达56%。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猪肉产量也位居第一。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国内猪肉产量5,541万吨,占全球44.5%,且每年份额较为稳定。2022年,我国生猪出栏规模为69,995万头,生猪出栏均价19.2元/公斤,按照标猪出栏体重120公斤测算,生猪市场规模达1.61万亿元。
由于生猪养殖行业的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养户难以通过差异化竞争形成定价优势
结合行业规模大而稳定的特征,通过产业规模化扩大出栏量降低成本成为了行业发展最优解。规模化养殖相对散养户成本更低、利润更高。2021年,规模生猪生产成本为2487.6元/头,比散养户低221.5元/头;规模生猪平均出栏体重为131.2公斤,比散养户重5.0公斤。综合而言,规模生猪单位成本比散养户低2.5元/公斤。在销售均价差异不大的情况下,规模户生猪利润率显著高于散户。
生猪规模化有利于国家进行调控,环保政策催化进程
猪肉是我国粮食保供的重要一环,所以保障生猪供给和价格稳定对于国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最近一轮猪周期受非洲猪瘟影响,导致生猪供给急剧下降,生猪价格飙升。为了让国民不再受高猪价困扰,国家发布了多项稳产保供政策。
农村养殖业污染严重,甚至一度超过工业污染,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为倡导绿色养殖,降低环境污染,国家迅速出台一系列政策。2014年4月,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4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划分了畜禽养殖基地,对于禁养区内的养护实行快速搬迁。
2016年和2017年分别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和《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等等。养殖行业环保新规清退了许多规模较小的养护,加速生猪养殖规模化进程。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依然较低,规模化发展仍是未来的趋势
2022年,中国生猪养殖业能繁母猪CR10为20.4%,而美国生猪养殖业能繁母猪CR10为56.4%,其中龙头企业SmithfieldFoods仅一家能繁母猪市占率就达到了19.0%。可见中国生猪养殖行业仍以散户为主,行业集中度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今天带来这么一只全产业链生猪龙头,让我们来看看该公司的投资亮点:
1、公司是全产业链生猪龙头,历经多年发展公司已形成集饲料加工、种猪选育、商品猪饲养、屠宰加工等环节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2、行业产能增长缓慢,对应2023年生猪供给增长幅度有限,叠加疫情防控政策放开后,需求有望逐步回暖,2023年猪价景气有望延续。
3、公司凭借强成本优势、高出栏弹性以及丰沛的资金储备,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来源:民生证券、申港证券、东亚前海证券、华安证券)
粉丝特惠:好股票APP五个热门产品任选一款,体验五天!欢迎下载注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