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疫情、虚假宣传、代糖冲击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过去几年食糖消费被抑制。疫情管控放开,在可预见的未来3 年,食糖被压抑的需求会被激活。随着食糖科学知识的普及,在经历了一波对食糖矮化的负面宣传后,消费者重新了解食糖,客观对待食糖,意识到食糖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甘蔗糖在国际糖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甘蔗和甜菜是全球主要产糖作物。从作物产量来看,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数据显示,自上世纪以来全球甘蔗产量持续扩张,1991-2021 年 CAGR 为 2.7%,而全球甜菜产量受欧洲主产区种植面积(全球近 7 成甜菜产自欧洲)持续下滑影响,整体呈持续下滑趋势。进一步从美国农业部公布的产糖量数据来看,蔗糖主产区已在全球糖供应中占据主导地位,21/22 年度全球蔗糖前三大产区(巴西、印度、泰国)的合计蔗糖产量已达 8249 万吨,于全球糖总产量中的占比高达45.7%;全球甜菜糖主产区(欧盟、俄罗斯、美国)的合计甜菜糖产量为 2696 万吨,于全球糖总产量中的占比仅为 15.0%。
核心供给来自三大产蔗国,消费相对分散
(1)产量:前三大产糖区分别是印度、巴西和欧盟。据美国农业部 2022 年 11月估计的供需数据显示,21/22 年度全球糖产量为 1.80 亿吨,其中印度、巴西、欧盟、中国、美国、泰国的糖产量分别为 3688 万吨、3545 万吨、1645 万吨、1016万吨、960 万吨、829 万吨,于全球糖产量中的占比分别为 20.5%、19.7%、9.1%、5.6%、5.3%、4.6%。
(2)消费量:前三大消费区分别是印度、欧盟和中国。据美国农业部 2022 年 11月估计的供需数据显示,21/22 年度全球糖消费量为 1.74 亿吨,其中印度、欧盟、中国、美国、巴西的糖消费量分别为 2900 万吨、1700 万吨、1480 万吨、1147 万吨、950 万吨,于全球糖消费量中的占比分别为 16.7%、9.8%、8.5%、6.6%、5.5%。
产量主导供需差额,进而决定糖价走势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生产数据显示,2021 年全球甘蔗的收割面积为 2635 万公顷,增速近年趋于放缓但仍波动明显,2010-2020 年的 CAGR 为 0.32%;2021 年全球甘蔗单产为 70.57 吨/公顷,其值同样波动明显,2012-2021 年的平均值为70.79 吨/公顷。甘蔗收割面积和单产水平的波动是导致全球糖产量波动的重要原因,在需求较为稳定的情况下,使国际糖供需盈余/缺口、库存销售比均呈显著的周期波动特征,进而影响国际糖价走势。
消费复苏有望推动进口利润修复
自2022 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国内以餐饮为代表的消费行业受挫明显,叠加人民币贬值导致进口成本增加,配额外巴西糖进口利润目前已降为负值,受此影响国内糖进口量自 2021 年年中以来同比下滑明显。
展望后市,国内食糖市场自供不足,量价表现仍旧依赖配额外进口食糖,国内现价、期价相较进口成本修复空间较大,后续随疫后国内消费需求回暖,配额外进口需求将迎来修复,国内糖价有望跟随国际糖价保持高景气。
头部糖企有望受益景气上行
我国目前食糖供需缺口近年维持在500 万吨左右,主要由正规进口糖和走私糖补充,国际糖价对应的配额外进口成本将是影响国内糖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从全球食糖供给来看,受印度出口预期收紧影响,2023 年初国际糖价再次步入上升通道,且目前在 18-19 美分/磅价格上有强支撑,受此带动国内糖价重回 6000元/吨以上且进口利润后续修复空间充足,国内自产糖和加工糖企业或将受益景气上行。
今天带来这么一只食糖龙头,让我们来看看该公司的投资逻辑:
1、公司是我国拥有食糖、番茄加工两大产业,是国内最大的食糖生产和贸易企业以及领先的番茄制品生产企业。
2、公司积极的原糖加工产能布局也为长期补充国内产不足需的局面做好铺垫。
3、2022 年公司自产糖 111.88 万吨,同比增加 2.34 万吨,自产糖营收占比 15.94%。
(来源:中泰证券、国信证券)
粉丝特惠:好股票APP五个热门产品任选一款,体验五天!欢迎下载注册体验!